前言
農作物管理好壞直接影響了收成及品質,管理不當甚至造成作物病害大發生。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造成澇旱不均,使得作物田間管理成為農業生產關鍵因子之一,恆春半島洋蔥種植於冬季,以往田間作物病蟲害防治或需水灌溉純粹為世代經驗傳承,即便農民依據經驗傳承進行病蟲害防治,或購入常見之土壤水分張力計或土壤水分感測等設備進行量測,均因氣候異常變化而使傳統經驗無法有效應對。只有整合性之智能化設備輔助,對氣候異常變化才能有更好之因應策略,而本文將介紹洋蔥智能化設備輔助對作物生產之效益。
圖1. EIS作物需水感測設備溫網室操作測試洋蔥作物需水感測系統開發應用
土壤水分感測設備為作物需水間接量測工具,會隨土壤質地因子變化,測得數值會出現極大差異,難以直接判斷作物是否需水,而此類土壤水分感測設備對於作物需水之對應關係,仍需要考量作物之種類、植株發育情況與外觀表徵及土壤質地等因數進行綜合評估,最終再與感測數值作對應比較,如此土壤水分感測設備顯現數值對農民才具有意義。但此種作法曠日廢時,一旦其中一項參數改變,土壤水分感測設備顯示之數值對應作物需水將再重新被定義,且仍須經由不斷觀察測試才能對應至作物需水規則。為解決以上作物需水間接量測問題,開發作物本體量測技術,將能更直接提供農民作物實際需水狀態,進而適當進行灌溉補水,以達到精準灌溉及節水之功能。
洋蔥作物為恆春半島極為重要之蔬菜作物,經以往研究人員調查,恆春半島栽種洋蔥耕地,主要以砂質土為主,占46.5%,壤土與黏土分別為29.6%及23.9%。而不同土壤質地之洋蔥需水灌溉,依據老農經驗分為砂質土約5-7天左右灌溉一次,壤土約10天左右灌溉一次,黏土約2週左右灌溉一次,但當植株較小時,灌溉天數將會提早,避免幼苗階段缺水,此外天氣因數亦會影響灌溉頻率。而過去作物缺水的檢測技術可分為兩類,一為間接式檢測;另一為直接是生理檢測。間接式檢測則如前述藉著土壤水分張力計或土壤水分感測器量測等。直接式生理檢測為直接量測作物本體來獲得缺水資訊,如葉片水勢、葉片相對含水量等檢測。而在作物本體感測為直接使用感測裝置量測作物需水,國內以往鮮少相關研究,近期相關研究僅有「熱影像檢測技術應用於番茄水分逆境檢測之研究」。但在洋蔥方面,本場經由農工合作技術開發,可使用一種非侵入式工具—電化學阻抗譜學(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簡稱 EIS)(圖1),依據作物缺水狀態,植物本體之電阻抗值提升原理進行量測,並依據前述作物不同需水情況,進行作物實際需水情況及EIS量測比對,並進行迴歸分析,以設定不同需水狀態閥值,並可將作物需水狀態分為正常狀態、缺水狀態及極度缺水狀態,再藉由無線訊號傳輸系統,提醒使用者作物需水情況,以做為灌溉參考依據,此項系統開發主要可應用於洋蔥作物,將使洋蔥作物水分管理智能化及資訊化,藉以改善水資源應用模式,提升作物產能或品質。
圖2. 田間作物狀態提示系統LINE功能頁面田間作物狀態提示系統應用
在洋蔥栽種期間,病害預警也是農民急需之智能應用技術範疇,氣候異常冬季霪雨甚至大雨,均有可能使排水較差之黏土耕地種植洋蔥病害嚴重發生,進而造成結球期洋蔥嚴重損失。而田間作物狀態提示系統(圖2),除整合前揭洋蔥作物需水感測資訊外,另外亦整合洋蔥作物病害預警系統,該系統藉由監測耕地微環境氣候變化,並結合作物炭疽病發病原理,及實地田區調查病害發病之結果,提供雲端專家系統運算判讀,並提出不同程度之警訊,系統透過紅、黃、綠燈3種燈號詮釋可能發病之威脅,藉由田間佈置環境感測器,透過物聯網串聯成預警系統,正常天氣時系統顯示綠燈;偵測到土壤及環境溫溼度等因子發生明顯變化時,燈號就會轉為黃燈警戒;如監測條件達到作物發病狀態,系統就會提升到紅燈警戒,並且可由LINE訊息提醒農民必需進行防治用藥。以上作物狀態提示系統除洋蔥需水及田間預警外,亦提供安全用藥防治資材參考及栽培曆與氣象等資訊,提供農民完整栽培智能化資訊紀錄,並經田間實際應用測試,可使農民洋蔥平均收益由4萬元/0.1ha,提升至收益4.3萬元/0.1ha。並且該整合系統均已達到可商業化量產階段,歡迎對該整合系統或各自單獨系統有興趣之業者、農民或法人,可與研發單位進一步聯繫了解。
結語
作物狀態提示系統,可為農業生產利用智能化系統更簡便進行科學化管理及灌溉,將有效節省人力,甚至精準病害管理與分配水資源於農業生產利用,相信在未來大數據應用發展更為蓬勃,及感測設備更精準投入農業生產應用時,未來以手機、平板或電腦進行田間生產管理將是指日可待,若農民或設備生產業者有相關疑問或技轉興趣,可洽本場研究人員,將獲得更多智慧農業相關訊息,使智農系統應用落地發展。
▲研發團隊:洋蔥作物狀態提示系統研發團隊
計畫相關社群:LINE搜尋「田間作物狀態提示系統」
聯絡人:張耀聰/副研究員
電話:08-7746767
E-mail:ytc@mail.kdai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