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產業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21-03-0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 何佳勳
運用紅外線熱影像儀拍攝設施小胡瓜不同生育期間之植冠層溫度,以評估小胡瓜葉面冠層溫度與環境溫度間的互動關係,並嘗試建立葉溫感測資料,形成作物智慧溫感調控技術支援。
2021-02-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張金元、詹庭筑、戴廷恩
為減輕花農工作負荷及避免受傷,協助採後處理一貫化作業的裝箱程序,本研究設計開發自動摺箱的紙箱成型機,利用機械化達到摺箱分工的效果。結果顯示機械摺箱9-10秒/只,可節省傳統人員摺立紙箱動作達80 %,並降低上身肩頸、手指、手腕等處肌力應用60%,以避免受傷,使農產業逐步邁向機械化、流程化的生產改善。
2021-01-2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農業工程組/ 邱相文、石信德
本項技術係利用金針菇塑形護膜脫膜機構進行護膜的偵測與定位夾取,並利用連動機械手臂多維度空間運動作用,將膠膜從環繞保護金針菇栽培瓶上方菇體取下的方法與裝置,本機經脫膜功能測試結果顯示,脫模成功率達95%,金針菇損傷率平均值約在0.38%。
2021-01-1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張元聰
蝴蝶蘭全自動澆水機開發全新機台,機體為鋁擠型骨架,台車安裝循跡感測器,能循植床寬度位置自動行走自主校正,車輪改良為萬向輪使機台可直行、橫移及原地迴旋,並且可以藉由遙控操作,較以往更為方便及省力。
2021-01-1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 吳東鴻
農試所研究團隊為有效平衡農業用水與勞動力需求,建置精品香米智能生產示範場域,導入遠端遙控、即時監測與智慧調控感測器,2年內具體可見在灌溉上節省例行人力75%、減少用水30%、倒伏風險與心腹白率等發生。
2021-01-0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蔡瑜卿、薛佑光、張定霖
因應蔬菜育苗產業升級需求,建置蔬菜育苗智慧聯網體系,協助育苗場系統化管理育苗產銷作業流程,即時整合種苗產銷場域現況,提高育苗產銷作業效能,奠定蔬菜育苗產業升級基礎。
2020-11-18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吳雅芳及陳昇寛、國立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羅傑瑞、林達德
在密集栽培及高濕度的設施育苗環境下,病蟲入侵後容易快速繁衍,利用害蟲自動影像辨識即時監測小型害蟲密度,及環境參數的變化預測重要病害的發生,透過手機APP傳送警訊,提醒育苗業者精準施藥,提昇防治效率。
2020-10-28
農業試驗所花卉研究中心/賴思倫
建立文心蘭於防雨設施內之栽培模式,以保水性較高之介質取代傳統介質碎石,結果顯示以岩棉之效果最佳,其高保水力及通氣性有助於肥分累積及根系發展,促進假球莖肥大並提高葉芽發生比例,進而提高產量。
2020-10-14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張光華、簡宏諭、蔡秉芸
目前花蓮大豆的種植面積約300公頃,其中採有機栽培的占比一半以上。大豆栽培可選擇平畦或作畦種植。作畦的好處是遇強降雨有利排水,缺水時可以溝灌,所以傳統上採用作畦栽培;平畦種植則因為行距較寬,有利通風減少病蟲害發生,而且車輛進出容易,有利於機械除草。以往有機大豆產業的單位面積小,加上一直沒有合適的畦間除草機問市,因此本場曾推廣農友平畦種植,再以中耕機單行除草;隨著耕作面積增加,107年本場也推出乘坐式的「附掛式旱田除草機」提高機械除草效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