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農新聞

中央社
農業部推動「114年農業科技跨領域人才培訓進階班」,展開為期兩個月、共60小時的課程,現代農業不再只是生產鏈,而是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的「價值網絡」,透過氣象資訊、感測器、平台系統與AI等工具可精準預測供需、優化物流與強化市場應變。
2025-09-02 查看全文
phys.org
南達科他州立大學研究團隊結合物聯網、AI與資訊安全,打造作物監測系統,透過感測器收集土壤與作物生長數據,系統能即時分析溫度、濕度、營養狀況、病蟲害等資訊,協助農民進行精準灌溉、施肥與防治管理。
2025-09-01 查看全文
농민신문
韓國「大明畜牧」積極投入智慧設備,使用膠囊型發情偵測器與AI攝影機,有效掌握牛隻發情與健康狀態,提升繁殖效率,將繁殖間隔從400天縮短至353天,同時節省勞動時間。此外,透過加裝自動屋頂與窗簾控制系統,改善畜舍環境,提升牛隻健康。
2025-08-31 查看全文
농민신문
韓國農村振興廳研發自動白菜定植機與土覆式高畦覆膜機,兩機搭配可減少勞力需求,解決農業人力不足問題,並推動白菜機械化率提升。
2025-08-30 查看全文
民視
英國業者將AI結合農業機具,開發出除草、監測二合一的農業機械,機器內建相機搭配AI電腦視覺,收集作物數據,再回傳給控制系統,讓農夫即時做出最佳決定;而除草部分,機器會對著雜草生長點射出能量,此技術不但省時省力,還能減少碳排放。
2025-08-29 查看全文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屏科大揭牌先進表型農業實驗室,整合AI、高光譜影像與環控模擬,建構智慧農業平台,強化數據收集與育種效率,增進智慧農業研究量能,推動精準農業與產業導入,培養人才、提高作物競爭力,成為台灣AI農業發展關鍵基地。
2025-08-28 查看全文

智農是什麼?

全球人口數日益增加,站在這一片美麗的福爾摩沙島嶼,可耕作的土地面積有限且零散,屬於在地的農業面臨什麼轉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