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種苗]設施蔬菜機械化 種植採收好輕鬆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溫網室栽培面積近10,000公頃,其中北部地區許多葉菜都是種植在溫網室裡,這是因為溫網室可控制葉菜栽培環境,還可以避免害蟲進入。短期葉菜栽培的方法有二,一種是以撒播方式播種,另一種是移植育苗場的菜苗。但是目前的移植作業均仰賴人工,移植人員需要蹲下來將每棵菜苗的根部逐一埋入土中並覆土,費時費力相當辛勞;而設施內短期葉菜的採收,也都是由人工彎腰或是蹲下手持鐮刀採收。這樣的移植與採收方式,造成工作人員疲勞而且效率低,不但提高生產成本,也形成人力沈重負擔。由行政院農委會桃園改良場研發的電動葉菜移植機和收穫機,以機械化取代人工移植與採收作業,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並紓緩勞力不足的問題。自動化機具的研發,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發展高品質的、可靠的、永續並且創新的基礎設施。

機械移植過程是以半自動方式進行,先由人工從苗箱內取出種苗送進電動葉菜移植機,接著透過機械化作業進行移植,大幅節省人力需求與辛勞。值得一提的是,這臺機器是以電動馬達取代傳統的汽油引擎,除了可避免產生廢氣聚積的問題外,移植機一次可以進行8行式的葉菜移植,速度快、效率高。如果與人工移植相較,以往一分地大約需要200人工時,但是在採用電動葉菜移植機後,一分地只需要18人工時。除了節省人力外,每分地使用機械移植可節省90%以上的時間。

至於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則是由履帶式行走部、電動馬達、往復式割取部、軟夾持式輸送帶、電力控制系統組合而成,跳脫傳統鐵製鍊條設計,以柔軟塑膠布組成。它的收穫方式為機械夾持欲採收的葉菜,再以往復式割取部將其割斷,而後依序由輸送機構送至塑膠籃中,以達到蔬菜不落地的條件,節省採收後清潔用水的支出。操作人員只需要步行隨同機器前進並操作,就能快速採收大量葉菜,減少收穫人力負擔與辛勞。而以電動馬達取代過往的汽柴油動力源,也可以避免廢氣汙染葉菜形成食安問題,同時威脅機械操作人員的健康。這種收穫機的作業成效斐然,如果與人工採收相較,以往一分地大約需要27人工時,採用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後,一分地只需要9人工時。除了節省人力外,每分地使用機械採收可節省66.6%時間,葉菜損傷率也只有5-7%。以人工收穫一分地需要12,000元工資計算,扣除機械使用年限折舊與維護費,機械收穫相較人工收穫,一分地大約可以節省65%成本。農機基礎設升級了,使得設施蔬菜的種植採收都可以永續發展。

有了電動葉菜移植機和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栽培葉菜的農友們就能夠更輕鬆、有效率的在設施內生產葉菜。而當容易導致腰痠背痛、讓人卻步的移植和收穫工作,都有了電力化的機械幫忙,年輕人回來了,農民也可以有更多的心力來照顧葉菜生長,使生產量及品質都趨於穩定,節省大量葉菜收穫人工成本,而消費者也可以購買到優質的蔬菜,帶動葉菜產業的整體發展。最重要的是,蔬菜的產能和生產力提升了,農民的收入也跟著增加;節省清潔用水的資源、改用電動馬達,也減少廢氣釋放到空氣、水與土壤中,避免對人類健康與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在在都呼應了聯合國SDGs中的「工業、創新和基礎建設」、「責任消費與生產模式」與「就業與經濟成長」的目標。

電動葉菜移植機電動葉菜移植機
電動葉菜移植機輸送皮帶電動葉菜移植機輸送皮帶
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
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收穫情形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收穫情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