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工商時報透過帶領學生參訪農機代耕、垂直農場、花卉、綠能應用及農業資訊服務等產業,並與農青大使及專家座談,思索跨域整合台灣農業技術與貿易促進的可能性與視野。
     
    
        
        2024-01-15
            
        銘報辰明智能利用AI視覺的感知技術整合光譜分析等技術,遠端監控農漁畜牧、動植物的生長與健康,例如在過去,雞農要利用人工抱雞秤重,有了視覺演算法,便能利用這項技術輕鬆知道雞隻的增長狀況,並預警雞隻是否活動力異常。
     
    
        
        2024-01-14
            
        非凡新聞高雄青年農民發起機械代耕團,在高雄市農業局輔導下,導入智慧農具協助農民耕作,運用「植保無人機」施灑農藥,還使用「蔬菜移植機」耕種菜苗,不僅節省人力,還提高耕作效率,是未來農業轉型的新趨勢。
     
    
        
        2024-01-13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研究團隊建立智慧農場測試平台,並從6月至9月對溫室栽培之辣椒進行實驗,收集環境感測器數據,根據收集之數據進行核密度估計分析、數據分析和相關熱圖分析,接著利用機器學習中的長短期記憶(LSTM)、雙向長短期記憶(BiLSTM)和循環神經網路(GRU)。
     
    
        
        2024-01-12
            
        經濟日報推動雞蛋友善生產政策,農業部為規劃3年(112-114年)養禽場升級改建計畫輔導養禽場設施(備)改善,協助傳統養禽場改建升級為非開放式或密閉式水簾禽舍,另導入智慧省工設備,提高家禽動物福祉。
     
    
        
        2024-01-11
            
        農傳媒運用智慧生產解決方案強化契作管理、提升田間產能;而產銷資訊串聯,可以讓產地掌握市場資訊,供應商加強庫存管理成效,消費端透過產銷履歷資訊確保食品安全,連結三方共創利潤,也帶動數位農業的發展。
     
    
        
        2024-01-10
            
        天下雜誌南投縣幅員遼闊、群山環繞,以科技優勢來協助農業發展,為此,南投縣政府推動智慧農業標竿計畫,在轄內鄉鎮協助農友建置田區管理自動智能化設備、智慧型灑水灌溉系統、氣象監控系統、自走機器人噴藥機等。
     
    
        
        2024-01-09
            
        遠見雜誌優式機器人研發的「NEXMOW M1智能割草機器人」,搭載了全球首創的電子圍籬定位技術和AI雲端運算,能自動為使用者設定最佳割草路徑,現今已成功搶進台灣、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市場。
     
    
        
        2024-01-08
            
        匯流新聞網「蜂奇蹟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智慧型蜂箱提供了數據化和數位化的解決方案,幫助蜂農更有效率地管理蜜蜂,從而提升了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和永續發展性。
     
    
        
        2024-01-07
            
        聯合新聞網種植高麗菜等作物過程中,平林國小學生發現紋白蝶幼蟲會啃食高麗菜葉,於是在學校AI科技小農夫課程中,自製一輛紋白蝶驅逐車,利用AI圖像辨識系統預警,並啟動風扇移動,防止紋白蝶在高麗菜葉上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