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3
農傳媒藍毅綸六年前離開工程師生涯,返鄉轉戰韭菜產業,一路上摸爬滾打,建立出自己的科學化生產管理模式,從慣行施作轉型友善種植的過程中,於第三年選擇和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攜手合作在韭菜田區進行田間試驗,並導入大數據與影像辨識的技術,從合理化施肥走向精準施肥的方向。
2023-10-02
農傳媒農機電動化有著低噪音、低震動、低廢排與易啟動的優勢,對施作者造成的職業傷害會大幅降低,操作時也更加輕鬆順暢;尤其在溫室內使用噴藥機,以往不僅要揹著沉重的藥桶或拖著管路及噴霧器,還要穿上保護衣、戴防毒面具,現代噴藥機除了電動化,還能遠端遙控操縱,讓農民可以在施作場域幾百公尺以外,精準地操作完成工作。
2023-10-01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由土耳其Karamanoglu Mehmetbey大學與波蘭國家園藝研究所合作,提出無人機在溫室系統為其中一環重要角色,無人機可在溫室內執行噴灑、監測、產量估算、雜草檢測等。大多數無人機精準農業應用研究在可以使用GPS的室外環境中,而此研究團隊實驗證實,無人機的應用可用於全季節作物生產的溫室中,未來發展精準農業可廣泛運用。
2023-09-30
農傳媒今年度12位模範漁民選拔結果出爐,其中最年輕獲獎人簡士凱,大學畢業返鄉承接父業,以漁二代創新思維,傳承60年古老漁法,在全臺碩果僅存的蹦火仔漁船「富吉268號」上擔任「火長」職務;另一位漁二代楊次豪,參與推動新港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FIP),凝聚地方向心力,以可溯源及妥善管理所捕撈之漁獲物,拓展外銷市場。
2023-09-29
agriculturepost智慧管理軟體 Software-as-a-Service (SaaS) 在印度農業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以數據為根本發展精準農業,農民有效的利用資源來達到高效種植和照顧作物。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如土地濕度、光照度等都能夠以數據呈現。這些資訊在過去沒有被有效運用,但在大數據技術的協助下,可以透過控制這些數據來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2023-09-28
台灣好報花蓮農改場邀請相關領域的產官學專家,介紹智慧農業應用於農業相關資訊技術、影像分析與loT系統於智慧農業之應用、智慧氣象數據分析及應用、氣象設備與預報服務之應用、智慧化設施結構搭建與實際案例分析等課程,並在教室現場安排操作及實地戶外操作無人機、雷射驅鳥器,讓學員瞭解最新的農業設施及設備之應用。
2023-09-27
聯合新聞網美國B型企業Cabot Creamery Co-operative 也面臨人口老化等挑戰,開始推動接班計畫,導入酪農牧場自動化,推動社員大學牧場培養獸醫及專業飼養人才,以期傳承下一代酪農產業。 在台灣,B型企業鮮乳坊供應之一的豐樂牧場,因生乳收購價的提高,也開始導入智慧設備,如密集配置變頻節能風扇及灑水設備,讓乳牛夏日更涼爽、配戴電子腳環以監控牛隻健康狀況等。
2023-09-26
風傳媒桃園市府積極推動智慧農業,鼓勵茶農在茶園內導入智慧灌溉、微氣象感測裝置及縮時影像紀錄等科技設備,以推廣智慧茶園管理,減輕人力負擔,達到即時監測、災害預防及維持農民收益的目標。
2023-09-25
SMART AGRI鹽灘株式會社目前正在開發用於水稻種植的除草機器人SV01,“SV01”適用於水稻種植後約1~5周的初步除草,農夫除了通過無線電控制進行手動操作外,還可以使用GPS自動駕駛,一次充電可運行約1小時;電動及無噪音的設計,即使在寧靜的清晨也可以安心放置除草。
2023-09-24
DIGITIMES近年來, 經濟部大力推動永續發展SDGs,甚至在社會新創暨新創產品及服務採購獎也涵蓋SDG領域。在智慧農業領域,AgriTalk(農譯)技術一直朝低碳永續研發,除了非常堅持無毒有機的農業生產,更進一步以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系統發展低消耗、高效率之精準農業系統,導入智慧碳權雲端系統,打造植物碳吸存模組化系統,幫助達成淨零碳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