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OwlNews台灣首座胡蘿蔔採收機高效率的採收技術不僅能提高 20%人力,更能在 8 小時內採收 36 噸胡蘿蔔,有助於解決農村人口老化、缺工等問題,更提升台灣胡蘿蔔在國際競爭力,也吸引更多青年回到雲林縣投入農業。
2024-03-27
臺灣大學「農作物離子感測數位服務平台」能在不到1分鐘內提供8種養液巨量離子濃度和pH值的即時結果,協助栽種業者深入瞭解作物對各種營養素的吸收情況,以實現最佳的生長條件、提高產量並改善作物品質。
2024-03-27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賴明信研究員透過智農技術「葉稻熱病警示技術」的應用與擴散成功申請112年智慧農業擴散計畫
2024-03-26
經濟日報工研院與苗栗草莓農場合作,針對草莓的栽培管理與病蟲害研究其防治對策,以數位炭化技術炭化出生物炭,並搭配以生物性材料調配開發而成無毒有機資材,減少化學性農藥施用,生產對環境友善及對人體無害之無毒草莓。
2024-03-25
openPR物聯網智慧灌溉系統的優點包括節水高達 30-40%、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透過自動化降低營運成本以及資源永續性。此外,物聯網系統可以與現有的灌溉基礎設施整合,例如透過改造和更換升級的管道、閥門和泵浦。
2024-03-24
Dairy Reporter從透過即時監控技術追蹤牛隻健康生命體徵到透過物聯網檢測物流冷鏈,畜禽產業與乳製品產業導入智慧科技,有效提高乳製品品質與產量。
2024-03-23
民視新聞網南投縣政府積極協助返鄉青農發展科技農業,提供多項補助申請與教育課程,並輔導應用智慧化科技來輔助種植,農民不再需要提心吊膽的靠天吃飯,只要用心付出,就有豐碩收成。
2024-03-22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韓國食品、農業、林業和漁業教育、推廣及資訊服務機構(EPIS)的合作,將韓國的農業數位化壓縮成一段簡潔的4分鐘影片。影片重點介紹了成功的智慧農業實踐,以及想從事農業的人所推出的教育計劃,還有FAO在推動農食系統積極轉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4-03-21
台灣醒報隨著人口老化、基層勞動力短缺以及極端氣候加劇等多重衝擊,傳統農業已經難以因應,想要維持臺灣的食物安全,提高農民務農意願,傳統農業需朝向整合型智能農業(Aggregate Intelligence AI),才能讓農民再展歡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