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Japan Forward日本人口老化,農業缺工問題嚴重,NTT將未來農業發展的賭注押在農業與科技的結合。透過引進新技術和降低進入農業的門檻來縮小城市和農田之間的差距。
2023-11-28
微笑台灣訴求「務農很快樂,農業不悲情」,來自彰化竹塘的年輕神農投入一貫化機械作業,讓農機具機械化可創造多贏,兩年來已初見成效。同時,結合企業化概念成立合作社,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臺灣農業競爭力及永續發展。
2023-11-27
中央社高雄美濃為台灣最主要的水蓮產地,但受限噴藥器材長度,藥液常難以到達池中央。經研究利用無人機施用「蘇力菌」防治水蓮水螟蛾,精準施藥省工、省水,兼顧食安及生態保育。
2023-11-26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由日本國家農業與食品研究組織NARO開發了一種透過結合物聯網攝影機和費洛蒙誘捕器,自動捕捉及處理昆蟲,並每天從遠端收集捕獲和殺死的害蟲圖像,這項技術節省了勞動力,每天測量及收集數據,精準治理害蟲。
2023-11-25
屏東科技大學屏科大生機系研究團隊研發「水耕草莓省工採摘機器人」和「低功率雙波長雷射麻雀驅趕系統」,兩項成果皆以提升田間作業效率及產能為目的,用低成本的感測器結合光學影像人工智慧深度學習。
2023-11-24
工商時報超秦積極推展雞肉供需AI智慧智造,串聯契作農場蒐集雞隻數據,以預測模型導出最佳飼養量、分切規格,讓決策倚靠數據分析來進行,也化解人才斷層危機。
2023-11-23
工商時報無人機應用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可以更即時、低成本並降低勞動方式,農業要永續經營,必須仰賴專業分工,自動化機械輔助的需求漸增,其中無人機導入農業應用為重點發展項目。
2023-11-22
天下雜誌「智慧農業是台灣未來一定要走的路。」嘉義縣持續推動智慧農業,透過大數據資料分析氣候、濕度等變動因素,能在氣候變遷干擾下,快速地掌握農漁產生長狀況,同時還能大幅降低農產不良品,讓農民收入提高。
2023-11-22
農業資訊龐大分散,為降低極端氣候造成農業潛在風險,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開創首例建置「高雄農來訊」資訊平台,並有官方Line方便農友查找,另開發「大智莊稼」及「農來看風水」,以AI計算產銷決策、預測生育期及風險發生機率,提供農友輔助。每周二、五播報高雄專屬氣象,並加入農業小知識,建立更親近農友管道提供農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