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種苗]番茄嫁接育苗生長預測模組之應用規劃

資料來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朱詠筑助理研究員、吳雅芳副研究員、國立中興大學/郭寶錚教授

番茄為臺灣重要果菜類,依據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顯示,2020年食用番茄種植面積已達3,999公頃,總產量達9.7萬公噸,亦為臺灣重要經濟作物之一,依種植面積排序,分別為嘉義縣、南投縣、臺南市、高雄市、雲林縣等。近年來受氣候影響,乾旱、豪大雨、颱風等災害頻傳,常威脅臺灣農作物,因此部分作物轉為設施栽培,但若未妥善管理土壤,易使土壤劣化,造成連作障礙或土壤傳播性病害等問題,如番茄青枯病、根瘤線蟲及萎凋病等土壤傳播性病害,為番茄生育的主要限制因子。

目前臺灣多採用番茄嫁接茄砧,以克服土壤病害及逆境環境,惟番茄與茄砧之生長速度不同,導致兩者莖徑粗細上的差異,進而影響嫁接成功率,也因此常造成種苗的浪費,故規劃番茄及茄砧之育苗期程,使其莖徑生長至適當粗細進行嫁接,成為嫁接育苗場之重要課題。藉由長期的環境與生理參數紀錄調查及數據分析,由中興大學設計Gompertz生長預測模組進行育苗作業,並驗證模組之可應用性,以利嫁接育苗場於安排嫁接及出貨之期程規劃。

為評估生長預測模組之應用性,進行生長預測模組的預測數值與苗場實際調查數據之分析,本次驗證試驗於2021年進行,參試嫁接育苗場於8月26日播種茄砧,另於8月30日及9月1日分別播種2批番茄接穗,並於9月17日、9月22日、9月27日、9月30日進行實際莖徑值量測,試驗期間利用溫度記錄器進行環境參數記錄,並將累積溫度帶入生長預測模組之公式,計算預測莖徑。8月26日播種的茄砧及8月30日、9月1日播種的番茄接穗,其量測莖徑值與模組預測之莖徑值經迴歸分析所得之相關係數(r)值分為0.97 、0.89及0.88(如圖1、2、3),平均之r值可達0.91,由本次於育苗場域內實際驗證結果可知,生長預測模組之可信度高,可規劃應用於預測茄砧及番茄苗之莖徑,有利嫁接育苗場安排嫁接及出貨之期程規劃。

目前嫁接育苗場還是以傳統經驗進行育苗作業及嫁接排程,若能有生長預測模組系統作為輔助工具,能促使嫁接育苗場作業效率提升,與中興大學合作建立生長預測模組,其預測可信度高,可供嫁接育苗場參考使用,往後可再導入本場與臺灣大學合作之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整合育苗排程及生長管理之病蟲害預警,可提升嫁接苗出貨之效率及苗株品質,進而增加嫁接育苗場競爭力。

▲研發團隊: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國立中興大學

聯絡人:吳雅芳 副研究員

電話:06-5912901#310

E-mail:yfwu@mail.tndais.gov.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