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病蟲害]以「蟲」剋「蟲」的好蟲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試驗所/王家于計畫助理、姚美吉副研究員

近期的高溫、濕環境讓農友的田間作業加倍辛苦,尤以高溫環境下,造成小型害蟲如粉蝨、蚜蟲等生活史縮短,對於這些害蟲發育快速、族群密度增長更為有利。

我們常會收到使用有機或友善農法的農友詢問是否有好的法寶抑制田間一批又一批襲來的害蟲?除使用免登資材進行防治外,我們也很推薦施放天敵,讓益蟲主動出擊,協助田間消滅害蟲的作業。是的!有害蟲就會有益蟲,一體兩面,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

本篇便來說說能以「蟲」剋「蟲」的幾個例子。在田園環境中,當我們撞見有蟲子的時候,大多數人當下反應即是:殺蟲!但殊不知這一舉動,往往不經意地解決掉好夥伴,害蟲與益蟲老是時常搞混嗎?今天要帶大家來認識保護自然生態平衡的小幫手,筆記請準備好,一起來認識牠們吧!

蟲農好夥伴,一路安心有保障

狹義的生物防治定義中,天敵(益蟲)可分為寄生性跟捕食性,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決策系統中近期新增以下幾種捕食性天敵:六條瓢蟲、赤星瓢蟲、孟氏隱唇瓢蟲、十斑大瓢蟲、柯氏素菌瓢蟲、菸盲椿象、狹翅褐蛉、巴氏小新綏蟎,還有本系統已建置的基徵草蛉、黃斑粗喙椿象等(表1),也是在田間常被利用的種類,捕食性天敵無論成蟲或幼蟲,皆以害蟲為食,效果較為直接,較適合防治群聚型害蟲,如介殼蟲、蚜蟲、葉蟎或薊馬等;寄生性天敵主要為寄生蜂:如本次新增的岐阜小繭蜂及赤眼卵蜂,還有本系統已建置的東方蚜小蜂、平腹小蜂、格氏突闊小蜂、岡崎釉小蜂、底比斯釉小蜂、薹潛蠅繭蜂、亮腹釉小蜂等多種(表2),寄生性天敵則是會在田間搜尋害蟲,並將卵產在其中,幼蟲孵化後即利用寄主為食,使害蟲死亡。

表1、常見的捕食性天敵種類(*為國內已存在商品)表1、常見的捕食性天敵種類(*為國內已存在商品)
表2、常見的寄生性天敵種類(*為國內已存在商品)表2、常見的寄生性天敵種類(*為國內已存在商品)

本篇在此詳細說明一下寄生性天敵,我們發現比起捕食性的天敵,大多數人對寄生蜂存有疑慮,實際上牠們與其他蜂類不同,寄生蜂的幼蟲階段會依賴寄主昆蟲(如害蟲)的卵、幼(若)蟲、蛹、成蟲,來生長發育,牠們會將卵產在宿主體內或體表,孵化後的幼蟲會以寄主身體組織為食,最終導致寄主死亡,並產生新一代的寄生性天敵。這種自然的寄生行為能有效控制某些害蟲的數量,對生態系統和農業生產具有積極影響,更重要的是寄生蜂具專一性,不會對其他昆蟲造成威脅。以蛹寄生蜂格氏突闊小蜂為例,施放後免分辨瓜、果實蠅種類,因為不論是瓜實蠅,還是果實蠅都能治,小蜂體型大小如同螞蟻尺寸,具有果實蠅科害蟲通殺的極大優點,小蜂將卵產進果實蠅蛹,以蛹養分長大的小蜂,殲滅果實蠅外,還能再產出下一代的小蜂繼續為民服務(圖1)。

各位讀者您們稍微搞懂「捕食性天敵」與「寄生性天敵」的區別了嗎?走入自然園區時,不妨停下腳步,仔細觀察和仔細判斷,不要帶著成見不小心將作物的小幫手給殺絕了,讓這些小夥伴替我們保護作物,遠離蟲害!

圖1、以格氏突闊小蜂為例說明寄生性天敵寄生寄主過程圖1、以格氏突闊小蜂為例說明寄生性天敵寄生寄主過程

害蟲與益蟲,農友都應該認識的昆蟲

在農業上害蟲與益蟲的定義是針對人類經濟上的利益而言,食性上具有極大的差別,若再深入探討到不同種類,又會顯現出更多差異。眼花撩亂的昆蟲特性常讓農友不知如何下手,不清楚害蟲該如何對付?益蟲該如何使用?甚至害蟲、益蟲如何分別?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決策系統亦有收錄多種重要天敵及病、蟲害個論,資料豐富且完整,各位進入系統查詢後,點入病蟲害清單內的個論,可依最上方的底色進行最直觀的區分(圖2),益蟲底色為綠色;害蟲為黃色、病害為藍色,以及蟎害底色為橘色設計。

圖2、益蟲、害蟲、病害及蟎害個論底色設計圖2、益蟲、害蟲、病害及蟎害個論底色設計

除此外,本系統亦提供許多篇關於害蟲、益蟲、生物防治等相關的推廣性文章,若您對生物防治有所期待、想清楚瞭解害蟲特性,可以多加利用本系統的相關刊物專區進行搜尋您感興趣的主題,即可找到更多推廣性文章。想獲得第一手最新病蟲害資料,請持續鎖定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決策系統及臉書粉絲專頁(圖3)之推播!將不定期提供農業大小事,以及系統最新上線之病蟲害!

圖3、三個主要推播及查詢病蟲害資源的管道 (A.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決策系統、B. Line病蟲害諮詢小幫手、C.臉書粉絲專頁)圖3、三個主要推播及查詢病蟲害資源的管道 (A.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決策系統、B. Line病蟲害諮詢小幫手、C.臉書粉絲專頁)

▲研發團隊:農業試驗所

計畫網址/相關社群:https://azai.tari.gov.tw/

聯絡人:姚美吉/副研究員

電話:04-23317641

E-mail:yaomc@tari.gov.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