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農新聞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23-10-16
工商時報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新任駐台大使卡蒂爾(Anjanette Kattil) 上任後第一站,抵達虎尾馬光有機園區。 馬光有機園區由虎尾科大、農業部、台糖三方合作成立,為西部最大的有機集團栽培區,同時也是虎科大農業科技教育與技術的實踐場域,園區招募並訓練農民從事有機生產及運用新型省工農機耕作,建立產學合作新模式。
2023-10-15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養蜂業受到蜜蜂數量減少和產量下降的威脅,蜂農努力解決與蜂群相關問題,如:健康,而越來越多產業面臨需要數位化轉型,包括農業,運用數位化幫助蜂農解決蜂群健康問題與產量減少之威脅。
2023-10-14
Global Seafood Alliance
為了幫助印度的養蝦戶提高生產力和利潤,Kosaraju 開創了一系列獲得專利的物聯網 (IoT) 產品,包括 PowerMon(一種使用物聯網進行即時含氧量監測和管理的設備)和 AquaBot(一種自動巡航、高精度移動投擲飼料機。)
2023-10-13
Global Ag Tech Initiative
由於種植作物和飼養牲畜的過程中涉及大量的變數,農業實際上是這些技術自由發展的「沃土」。時至今日,物聯網監控系統、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對社會已產生了巨大影響,隨著人工智慧通過ChatGPT和其他基於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人工智慧在農業中的範圍和規模也將迅速擴大。
2023-10-12
聯合新聞網
台灣農業未來改革的根本方向,其實在於新觀念之引入,與廣泛運用工業科技。解決台灣小農窄地的根本之道,是推動企業耕作:農民將土地集體委託專業農耕企業,並參與合作集體耕作,如此便可採用大型機械化設備,做到機器人插秧、施肥、採摘、清洗、包裝、運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2023-10-11
大紀元台灣新聞網
想當個輕鬆又快樂的農夫嗎?在農業機械暨農業資材展現場,你可以找到免彎腰就可以種菜、種花的床架,及不會曬到太陽的行動遮陽車,還有可以推著走的四輪採收車,業者透過與清華大學產學合作,推出一個革命性的天窗,不用電扇抽風就可降低40%室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