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檢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進階搜尋
約有 1602 項的查詢結果
2021-03-3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吳岱融草莓種苗每年產值超過2億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與農業試驗所開發設施草莓種苗生產技術,現已推進至產業育苗場實施。種苗與設施數據的智慧化應用,預期可突破傳統草莓種苗區域生產之侷限。
2021-03-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田雲生以曳引機承載種植機構與承苗架,採人工供苗,機械進行破土、開溝、夾苗、放苗、鎮壓與覆土;承苗架可放置2,000株芋苗。作業效率較人工種植提高23.1%,適合大面積栽培農友及機耕服務業者應用。
2021-03-1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賴信忠 副研究員農業環境感測器選用因耕作環境、設施樣態、作物種類而異。影響作物生長環境因子為光度、溫度、濕度、土壤肥力、風速及CO2等,與栽培管理最相關土壤濕度、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度等成為最優先安裝感測器,且價格較低。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但因台灣位於亞熱帶,溫室需降溫,大部分氣密性差,CO2濃度並非限制因子,沒有監測控制必要。
2021-03-16
苗栗改良場、工業技術研究院/鐘珮哲、曹嘉惠本計畫係以苗栗改良場草莓炭疽病核酸引子組為基礎,開發等溫PCR核酸擴增(Isothermal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檢測技術,目標為應用在檢測具潛伏特性之炭疽病。由於巢式PCR反應有較為繁瑣與易汙染之缺點,本計畫爰開發較具田間應用性之草莓炭疽病等溫PCR反應分子檢測技術。等溫PCR技術可在單一溫度下進行核酸擴增反應,並達到植物病害分子檢測目的。基於單一溫度反應方式,等溫PCR檢測,可突破傳統PCR於核酸擴增放大升降溫時大量電力需求,以現有行動電源電力供給即可驅動,且操作程序更為簡單且不易汙染,充分提升田間檢測之應用性。
2021-03-0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 何佳勳運用紅外線熱影像儀拍攝設施小胡瓜不同生育期間之植冠層溫度,以評估小胡瓜葉面冠層溫度與環境溫度間的互動關係,並嘗試建立葉溫感測資料,形成作物智慧溫感調控技術支援。
2021-03-02
水產試驗所/ 林志遠研究員工研院微系統中心/魏駿勝經理本文以3個案例分享近年由本所結合法人...
2021-02-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110年2月23日上午10點假臺中市外埔區耕牛園(文心蘭園)辦理「文心蘭智能補光與省工裝置觀摩會」,由該場李紅曦場長與后里區農會秘書白夏朗共同主持,與會貴賓包括農委會科技處郭俊緯技正、農糧署林巽智技正與郭文捷技正、農試所戴廷恩主任與楊智凱組長、臺灣花卉輸出同業公會莊炳煌總幹事、種苗場李美娟研究員、臺北市農會莊龍彥理事長、屏東科技大學黃滄海副教授及現場150位農友共襄盛舉。
2021-02-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張金元、詹庭筑、戴廷恩為減輕花農工作負荷及避免受傷,協助採後處理一貫化作業的裝箱程序,本研究設計開發自動摺箱的紙箱成型機,利用機械化達到摺箱分工的效果。結果顯示機械摺箱9-10秒/只,可節省傳統人員摺立紙箱動作達80 %,並降低上身肩頸、手指、手腕等處肌力應用60%,以避免受傷,使農產業逐步邁向機械化、流程化的生產改善。
2021-02-18
110年2月23日 臺中市外埔區耕牛園(文心蘭園)
2021-02-17
工業技術研究院/吳俊民資深工程師智慧農業結合無人載具與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應用發展日趨多元,且都需要高精度定位提供準確的位置資訊。國內外定位IC大廠也都積極瞄準市場趨勢進行新一代定位IC的開發。串接即時動態定位與慣性導航兩大技術並搭載於無人載具將是未來智慧農業應用於無人載具的研發主軸,透過國內相關產業的合作,將在智慧農業的精準定位創新應用藍海之中成就產業商機,進一步協助達成精準農業生產自動化的目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