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4
臺灣農業的發展,面臨著氣候變遷、人口老化、少子化等影響,農委會自 106年起正式推動智慧農業計畫,以「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為推動主軸,並擬定以十大領航產業,作為智慧農業優先推動範疇。
2020-03-2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陳俊仁 使用近接感測器、微處理器開發鳳梨果實分級計數器,本系統可以針對每批鳳梨果實分類時,即時計數各分類等級以便後續統計分析之用,此套設備拆裝容易,可附掛於各式果實分級機器上,不需要更動現有設備。
2020-03-18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現階段的果物採摘幾乎都是依靠人力,鮮少使用大型機具輔助,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系開發出一套果物採摘穿戴式輔具,農民一旦穿上宛如「鋼鐵力士」,具有高靈活度的省力效果,期望降低高齡農事人員在果物採摘時的體力負荷與疲勞感,進而延長採摘的工作時間。疏緩目前現行農業勞動人力不足,以及務農人員高齡化等問題。
2020-03-13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翁韶良 在追蹤不同抽梗數量之蝴蝶蘭於「未處理」、「低溫處理」及「抽梗」等3階段之生理參數,發現以「低溫處理」及「抽梗」階段時期之3花梗樣本有較低的電子傳遞速率上升斜率及較高的非光化學消散上升斜率。在光合色素分析方面,發現類胡蘿素於不同階段有顯著的區別。雖機制不明,但可確認低溫處理對色素含量產生影響。
2020-03-09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水資源缺乏的壓力,以及巡田水的大量勞力需求,農業試驗所與中興大學生機系合作建置「智慧水田監控管理系統」,透過一支手機,不論晴雨冷熱,農民在家就可以巡田水、控制水閘門進行灌溉管理,省時、省力又省水。
2020-03-05
謝育諮本計畫擬應用非接觸式無線射頻辨識(RFID)標誌甲魚種源個體,經長時間監測紀錄甲魚個體產卵頻率、產卵數、卵重及卵徑等生殖參數,做為品系紀錄及選育之基準。
2020-03-0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究建構一套「水產養殖精準餵食系統」,透過智慧影像分析融合辨識技術,結合生物活動力、生物體長辨識系統等功能,進行水產養殖自動化精準投餵,減少飼料浪費,除了避免水質污染外,還可有效節省成本,大幅降低人力需求。
2020-02-26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智慧化土雞飼養管理系統」取代人工抄寫、累積飼養經驗,不但可以給雞隻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而有效提高雞隻育成率,減少飼養成本既省時又省工有效率。
2020-02-21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黃金川、鄭伊芬、鍾登輝、 顏立恆、劉芯君環控溫室往往是聚落群聚模式,場與場之間距離很近,其相互間的排氣與進氣間空氣交互使用頻繁,當傳染病害興起時,場與場之間流場交互感染的機率高,而同場內交互感染的機率亦高。本研究建立流場最適化設計技術,可針對溫室之流場進行工程分析、即時監測及優化設計。建立流場微生物快速監測技術,開發替代性的快速空氣取樣儀,將有利於溫室微生物狀況的掌握。建立微生物控制系統技術,以金屬抗菌、流場控制、熱流分析等技術,開發環控溫室之微生物控制設備系統,將可減少溫室場與他場間之交互傳染,及溫室場內之交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