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檢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進階搜尋
約有 1603 項的查詢結果
2024-06-10
台灣好新聞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與瓜瓜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從國外引進自動化農機具,包含覆膜機、插植機及採收機,配合甘藷產業現有的農機,建立適合臺灣甘藷栽培的一貫化管理模式,減少人力需求50%、提升生產效率2倍以上。
2024-06-09
公視新聞網荷蘭花農引進結合人工智慧的偵測儀器,每台造價600萬台幣的儀器宛如植物醫生,精準找出生病的花株。這台儀器內建人工智慧模組,導入鬱金香的病害圖片,機身上安裝的3具攝影機可在移動時拍下花的各種角度,偵測判定鬱金香的健康狀態。
2024-06-08
台灣好新聞109年起雲林縣政府建置「雲林縣數位農業行動平台」,整合縣內各鄉鎮市的農業資料,今年新建農地智囊模擬作物模型產值及預測收入,並擴增「雲林農情通」LINE服務,讓使用者可以即時收到各類農作物種植狀況和市場價格等資訊。
2024-06-07
蕃薯藤未來台灣需要的是運用科技,打造兼具創新及氣候韌性的整合型智能農業(Aggregate Intelligence 亦簡稱AI),整合生成式人工智慧、感測器、無人機、農業機器人、物聯網等高端科技,形成完整的智能型產銷和風險管理系統,迅速將健康、安全、優質農產品端上餐桌。
2024-06-07
待技轉技術-農糧產業,項次產業類別成果名稱成果簡介1鳳梨產業鳳梨高光譜非破壞輔助選果技術鳳梨高光譜非破壞輔助選果技術 透過高光譜技術結合AI深度學習等技術,以非侵入式的方式檢測鳳梨之褐化情形、果肉成熟度及受損程度。2自走式鳳梨智能噴注催花劑機械本技術智能催花作業方式主要在鳳梨田行進至鳳梨位置時,利用...
2024-06-06
食力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啟用全台第一座擁有綠建築標章及使用綠能的「三綠溫室」,用來研究牧草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溫室透過「智能型模擬氣候逆境功能」模擬氣候逆境,藉以探索氣候變遷對農業影響以及研究相關因應措施。
2024-06-05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使用稻田除草機器人Aigamo Robo 可以將雜草量抑制到不影響水稻產量的程度。此外,引入Aigamo Robo後,與往年相比,水稻產量平均提高了10%,機械除草次數減少了58%,有望作為一種有機水稻種植省力的雜草控制技術。
2024-06-05
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張耀聰副研究員、黃祥益副研究員兼分場長好的作物水分管理將有利於作物生育及降低病蟲危害發生機率,而不同土壤質地因保水能力不同,作物需水灌溉頻率亦不相同,目前常見的土壤水分感測設備均只能檢視數值,但未能明白顯示作物需水狀態。
2024-06-05
為鼓勵業界建立智慧農業生態系與其發展利基,農委會特辦理「智慧農業業界參與建立生態系計畫」,以補助方式鼓勵企業、農民團體、農業產業團體共同合作組建智慧農業生態系,整合公私部門的技術資源,串接成員的各種產品和服務,同時依產業特性及使用者需求,持續創新與完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以創造生態系商業運作價值,建構永續性的智農技術落地服務,協助產業持續升級轉型
2024-06-04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台南農改場因應農業氣候變遷及節水減碳的農業趨勢,發展由水稻紙膜插秧技術結合乾濕灌溉栽培模式來種植水稻,減少34%灌溉水量和溫室氣體的排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