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6
TVBS新聞網業者引進AI人工智慧儀器,透過分析五花肉斷面、確認脂肪比重,篩選不合格的產品。南韓政府加快未來產業化速度,將AI人工智慧以及大數據用於農村,鎖定智慧畜舍和智慧溫室兩大重點,藉由AI科技提高農畜產品競爭力。
2024-05-25
OwlNews去年桃園市府成立智慧農業推動小組,輔導建立桃園智慧農耕團,補助農民投入智慧感控系統、環境控制設備、智慧生產機具等,目前桃園市已有包含茶業、蔬菜、花卉、水稻等 18 個場域開始投入智慧農業的運用,並持續蒐集相關資訊,推動資訊共享。
2024-05-24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以無人載具為資料蒐集工具, 藉由 AI 人工智慧研發能量,整合 AI 資通訊/IoT 智慧感測器等技術,開發於實際場域應用時可替代人力之專家智慧辨識系統。
2024-05-23
工商時報此次臺美智慧農業研討會,中興大學團隊示範各項AI技術之操作,包含超前預警作物栽培管理平台、作物栽培管理專家診斷系統、神農TAIDE、可攜式農藥快篩平台、無人機水稻秧苗定位辨識技術等。
2024-05-22
自由時報「高雄植醫來幫忙」智慧雲端系統首推專家問診服務,農民以手機就能請教專家,幫作物藥到病除,經大數據分析預警,精準掌握病蟲害,並串聯農業單位,進行區域防治,形成防疫網,減少農民損失。
2024-05-22
工業技術研究院/吳信茂業務總監當新興科技進入傳統產業,往往會引領產業結構發生改變,驅動產業轉型提升,甚至是徹底打破原有產業樣態。農工合作小組以產業地圖手法,研析科技農工創新技術將可能造成的產業改變與跨域生態系發展方向。
2024-05-21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國立東華大學於2年前開發以再生能源供電的紅外線電子圍籬防盜系統,協助西瓜農防範盜賊偷瓜。今年研發一套AI智慧農用自走車,只要動動手指,即可遠程遙控澆灌與搬運,減輕農務工作與時間,也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2024-05-20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利用機器人諮詢服務、土壤測試技術、人工智慧的品質測試及數位平台連接買家和賣家,使Khammam地區的辣椒種植業每英畝產量提高了 21%、農藥與肥料使用量分別下降 9%及5%,而品質的改善亦使農產品單價上漲 8%,顯著提升了農民的淨收入。
2024-05-19
台灣新生報高雄農來訊今年服務再升級,推出客製化智農儀表板-我的農來訊,可記錄多個田區及種植作物,並針對該區該作物顯示災害告警、市場交易資訊、提醒生產管理事項、評估產期間遭遇災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