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檢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進階搜尋
約有 1602 項的查詢結果
2019-04-25
108年4月25日 農業試驗所 (台中市霧峰區萬豐里中正路189號)
2019-04-22
108年4月22日 百賢農產公司旗山農場 (高雄市旗山區新吉街11號)
2019-04-19
108年4月19日 國立臺灣大學 博理館101演講廳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2019-03-29
恆春海洋養殖股份有限公司臺灣除在養殖漁業有卓越的技術外,亦同時具有優越的資訊科技人才,隨著時代的進步,臺灣養殖漁業型態也由以往的勞力密集轉變為技術密集再邁向智慧養殖。恆春海洋養殖股份有限公司(恆春海洋)為提升養殖效率與減少飛禽襲擊魚塭幼魚苗之損害,在智慧農業綱要計畫挹注下開發了「智慧水產養殖物聯網管理平台」及「智慧驅趕飛禽無人載具系統」兩項研究主軸。
2019-03-29
108年3月29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37號3樓)
2019-03-29
108年3月29日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農業推廣大樓1樓視聽教室(台南市新化區牧場路70號)
2019-03-27
108年3月27日 高雄林皇宮(高雄市鼓山區博愛二路99號3樓宴會廳)
2019-03-25
雲林麥寮果菜生產合作社隨著愈來愈多的產量及品質需求,生菜村意識到導入農業資訊系統的重要性,因此透過智慧農業綱要計畫協助投入資源建置「農業種植智慧化暨大數據應用平台」,期許達到智慧生產透明化、用藥精準化、產量品質優化的目標,進而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外,同時改善農地環境生態並提升作物產能拓展國際銷售產量。 「農業種植智慧化暨大數據應用平台」包含了農業資訊系統升級、導入農業感測設備、建置生菜村數據資料庫等項目。目前已將生菜村的種植經驗,包含農地管理、播種、施肥、病蟲害、收割、育種等各環節整合至平台以有效協助農民進行一條龍式作物種植規劃建議,達成適地適栽之理想模式。在後端銷售方面,平台透過即時市場行情資訊,可提供農民(企業)決定最佳的採收時機及收穫;透過歷年來市場行情資訊,可提供農民(企業) 種植趨勢等資訊,決定最佳的種植時機。 數據應用平台,感測監控,物聯網,數據分析
2019-03-1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往日茶山上最美的風景是一群頭戴著布巾包起的竹笠,雙手套著碎花袖套,辛勤摘茶的採茶姑娘們,然而此情此景已不復在。採茶需要長時間站在太陽下,背著竹簍彎著腰穿梭在一叢叢茶樹間,非常辛苦。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2014年調查(簡稱茶改場),茶產業目前最缺工的環節為生產栽培過程中手採茶菁佔87%,其次為製茶佔5%。由於人口外流、勞動力老化及工資上揚導致僱工不易,缺工問題急待突破。此外,亦需與氣候變遷等大自然力量相抗衡,因為茶菁採摘時機會影響茶葉品質,茶樹在生產栽培過程中,只要能掌握氣候變化條件,便能有效預測與掌握茶菁產期,進行精準管理。 因應缺工與氣候變遷等問題,茶改場自106年起投入研發人力與輔導資源推動「智慧農業計畫」,積極發展智慧化茶園管理技術,並與國內最大茶廠台灣農林公司合作,於屏東老埤農場茶葉基地(約500公頃)建立示範場域,目標是實現茶園栽培精準化,透過人工智慧預測最適採收期,並引進乘坐式採茶機進行機械化採收,填補人力需求外,亦提升茶葉品質與產量。 真正影響茶葉品質的重點和
2019-03-06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智慧生物感測共通平台能協助監測管理農產業場域,除了環境資訊外亦涵蓋植物與動物生物本體的狀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