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產業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22-01-21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工業研究院中分院/ 張耀聰、簡全基、蔡書憲、柯文清
田間作物狀態提示系統是藉由收集田間氣候及土壤微環境因子,通過作物發病學理基礎,及專家系統與即時感測資料,經智能統計歸納預測作物炭疽病發病機率,提醒農民病害防治施藥,減少農產損失及藥劑支出。
2022-01-1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飛機工程系/ 宋朝宗教授
本研究團隊與雲林在地蜂農合作,於蜂場內設置智慧蜂箱系統並進行蜂群養育,觀察及紀錄智慧蜂箱中成蜂與幼蜂的生態資訊與活動狀況,透過手機或電腦可以連接至智慧蜂箱監控網站,進行各蜂箱狀態的分析與監控。本系統以前端感測節點、無線通訊以及雲端網路技術,建構一套具備遠端即時監控、雲端網路及履歷溯源雲端化的蜂產品管理系統。
2022-01-07
茶業改良場/ 劉秋芳
茶改場建置之「臺灣茶葉生產管理資訊平台」,提供全臺主要茶區氣象資料及每月更新五大茶區10處監測茶園管理及預測茶樹生長資訊,提供茶農田間管理及採收之參考,讓農民輕鬆掌握茶樹之生產管理。
2021-12-15
農業試驗所/ 賴明信研究員
為了解決農業人口流失與老化問題,以及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影響,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並兼顧水稻的生產越發重要,運用「智慧化灌溉水監測與管理系統」可以減少農民在灌溉管理的人力與時間,疏緩農業人力老化的問題,並且將珍貴的水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2021-11-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翔元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周榮源、石信德、曾永村
國產化全自動製包設備研發具體可行方案是在一開始時便與個別使用者共同訂定產業化規格與做法,再以客製化方式,設計出符合業者規格之機台去滿足各菇農的需求。多年來憑藉著產官學共同努力,目前國產化新一代全自動化製包機製作與功能測試,製包速度達26~30包/min以上,且在填料、套環及翻袋、成品取出與人機操作等等皆與前一代機型有著很大幅度之改良與進步。透過自行研發之「低功耗Edge物聯網技術」可提供太空包走菌與出菇等栽培生產數據而非僅僅機台操作條件給業者參考。國產化新一代全自動化製包機藉由通過認證後取得大型農機補助資格後,可大幅降低菇農設備投資之成本壓力及提高設備購買意願,同時也可擴大全自動化製包機之國產化市場。
2021-10-29
智慧農業專案推動小組/張至緣
鳳梨栽培過程中種植、施肥、催花、採收等過程均需大量的勞動力投入且工作環境相對較為危險,在勞動力逐漸老化與減少的趨勢下,使得鳳梨產業引進自動化或智慧化技術,以減少鳳梨產業的勞動力投入有其必要性。
2021-10-13
智慧農業專案推動小組/葉有順︱種苗場/蔡瑜卿.張珈錡︱農試所/黃裕榆
植物種苗具有高異質性的產品特性,且需隨時觀察環境變化,栽培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遠端控制系統是一個利用感測器和電腦程式將實體物件串連起的虛擬網路控制系統,一般應用的感測器包含有溫濕度、光量子、風速、風向及降雨等,感測器可監測設施環境因子,並經網際網路傳輸至雲端伺服器。
2021-10-06
智慧農業專案推動小組/王乙涵
「抓了一隻蟲,還有千千萬萬隻蟲在等著」,到底是哪些蟲正偷偷地吃掉作物呢?害蟲危害農作物種植是農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尤其臺灣農業栽培環境屬高溫高濕天氣利於各種有害生物繁殖,從栽種至出貨期間都可能遭受害蟲族群大量發生危害,間接影響產量與品質,使得處理害蟲問題需要耗費許多人力、物力,甚至引發農藥殘留問題,影響人體健康,破壞自然環境。
2021-09-22
智慧農業專案推動小組/張至緣
鳳梨是臺灣重要的外銷水果主力,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一○八年外銷鳳梨總量達 52,679 公噸,創造 6,709萬美元的產值,穩坐外銷水果冠軍的寶座。然而鳳梨的栽培過程中,從種植、田間管理、施肥、催花、採收到採收後的處理與分級,皆需要耗費大量的勞動力,近年來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從農人口逐漸老化,勞動力逐漸減少的威脅下,鳳梨產業急需導入自動與智慧化的技術來減輕產業上所面臨的衝擊。
TOP